景氏的主要渊源有二,一是黄帝一支,楚国芈姓的后裔;一是炎帝一支,姜姓,齐景公的后裔。秦、汉立国之初,为巩固新兴政权,两朝均实行了强行移徙豪族的政策,将原来六国的国王裔族、豪杰名家迁往陕西关中或巴蜀等地。山西安邑景氏有可能是此时迁居的。为躲避移迁和亡国之难,部分公族人迁居西南等边远地区,融入其他少数民族中。
《中国移民史》第二卷:秦始皇二十四年,秦灭楚后,楚王宗族有迁至严道(今四川荥经县)的,贵族有迁往陇西、晋代等地的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),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”,约60万人,加之土著、服役和流动人口等,咸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级的大城市。到公元前202年楚汉之战结束时,关中人口稀少。项羽东归前焚烧宫室,咸阳残破,人口外迁,十多年前迁来的豪富及公族旧臣们乘机返回故里。秦朝对关中的移民没有留下明显的后果。秦时人口迁移,虽未见到景氏的文字记载,作为公族的景氏,想必难逃此劫。
汉初迁往关中地区的景氏,史书有着明确的记载。今《咸阳市志》、《陕西省志》和清《陕西通志》、《史记·高祖本记》等志书记载:汉高帝九年(前198年)冬十一月,为了设置陵邑,迁齐、楚大族昭氏、屈氏、景氏、怀氏、田氏五姓十余万人口于关中,利田宅,守奉长陵。又载:公元前200年和公元前198年,两次将楚地昭、屈、景等大族迁往关中,置于汉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。这样,“无事,可以备胡;诸侯有变,亦足率以东征”。《汉书•地理志》载:“汉兴, 立都长安, 徙齐诸田, 楚昭、屈、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。” 颜师古注《汉书•刘敬传》曰:“今高陵、栎阳诸田,华阴、好畤诸景,及三辅诸屈、诸怀尚多,皆此时所徙也。”按照颜师古的说法,生活在华阴(京兆尹属)和好畤(今乾县,右扶风属)的景氏是从楚地迁来。西汉时,景氏主要生活于咸阳(含长陵、好畤等)、华阴、冯翊(郡治临晋,今大荔)一带;左冯翊属栎阳(今临潼)即为东汉景丹之乡。德侯景建等是西汉时的名人。
从《景云碑》文得知,景氏家族迁居关中不久,部分族人又从关中迁往蜀地梓潼、成都一带。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载梓潼县:四姓“文、景、雍、邓者也。”
据汉代应劭著《风俗通》等书籍载:栎阳氏,后汉栎阳侯景丹曾孙景汾(分)避乱居陇西郡(治今临洮),因封为氏。据居甘肃临洮县的景发召老人讲,他们的先祖是在秦汉逐匈奴时,从关中迁居太子寺(今广河县境,陇西郡属)的;至清同治间,有四百多户。
西汉末年,王莽篡权及战乱,长陵一带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。东汉迁都洛阳后,至永初元年(公元107年),关中人口不到汉初的百分之十。景姓人同其他居民一样,大多迁往今陕北、山西、陇东、河南等地。栎阳景氏留居,景丹帮助刘秀建立东汉政权,封为栎阳侯,壮大了栎阳景氏之声望。汉末,梓潼人景毅是益州太守(诸葛亮前任)。
汉末魏晋时,战乱不息,除山西地外,其余各地皆烽烟四起。故北地景氏有迁居今安徽、江苏、浙江等地者,以避战乱。
南北朝至隋唐,居于今山西境的景氏声名兴起。特别是居于晋阳(今太原市境)的景氏,在长期的发展中,涌现出不少有影响的人物。唐贞观《氏族志》载“晋阳郡三姓,并州,仪、景、鱼。”三姓以晋阳为郡望。
据《元和姓纂》记载,景氏在李唐及以前,主要繁衍于好畤(今乾县)、华阴。安史之乱及唐末的黄巢起义,北方生灵又遭涂炭,景氏有西迁甘肃,南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江苏、江西等地的。
宋元时期,居于四川、重庆一带的景氏家势很大。宋时,景姓人约有三万,排名230多位;主要居于四川、河南、山西等地。南宋末,蒙古人灭金后,在北方建立军户制,为攻打南宋作准备。居于晋阳一带的景氏迫为军户,迁往陇东的镇原州、平凉县和陇西的定西州等地,屯田驻守。蒙古铁蹄南下,蜀地景氏避乱散迁南方各省。元末,各地反元斗争高涨,应天府(南京)上元县籍人景双鼎(元将领)率元军归朱元璋,并助其建立明政权,后奉诏屯卫云贵,子孙留居今贵州兴义一带。贵州思州景氏在晋阳住了1500多年后,在明洪武年间迁回到故里。
从史料见得,在明洪武、永乐年间的人口大迁移中,从山西迁出的景姓人也是相当多的。
明中叶以后,四川景氏渐有播迁云贵者;明末张献忠屠川,更有大批景氏迁往云贵。明时,景氏有六万六千人,排名174位,约占全国人口的0.07%。居住在甘肃、山西、江苏、山东、陕西、四川六省的族人,约占景姓总人口的90%。